【图书信息】作者:安伦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版次:1装帧:平装纸张:胶版纸印刷时间:2009-09-01印次:1页数:230正文语种:中文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宗教信仰,作为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社会现象涵盖了人类活动的几乎所有方面。小至个人的行为和精神世界,大至社会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从古至今无一不渗透着宗教信仰的深刻影响。上至哲学、政治、法律、伦理等意识形态各领域,下至科学、文学、艺术、音乐、戏剧等各学科无一不是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公布的统计数字,全世界各种宗教明确的信仰者占世界人口的83%。当然,这一数据尚未包括为数众多的不明确归属于任何宗教,但仍相信超自然体存在的准信仰者。换句话说,这个星球上绝大多数的人是信仰者。难怪马克思如此评论:“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
然而,作为这个世界总纲领的宗教自身却经历着种种危机,就像重病缠身的患者,需要救治和复壮。宗教面临的危机首先是对信仰合理性的质疑。自欧洲启蒙运动以来,各种类型的思想家就将宗教信仰判定为人类愚昧无知的产物或人类自身形象的投射,预言其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信仰的合理性
一 信仰的存在
二 有神论与无神论之争
三 信仰的合理性
第二章 诸神同一
一 神在本书中的定义
二 神的同一性
三 大象无形
四 神的不可全知性
五 多名的神
六 盲人摸象
第三章 理性认识神圣
一 避开非理性认识的误区
二 理性认识论
三 理性认识的方法
第四章 诸教异同
一 信仰的目标
二 信仰的终极对象
三 诸教的伦理
四 诸教的兼容性
五 全球宗教对话
第五章 共同体
一 共同体概论
二 共同体与理性信仰
三 基本宗旨
四 教义发展
五 伦理和教规
六 信仰和修行方式
七 活动和场所
八 组织形式
第六章 共同体的作用
一 信仰理性化
二 化解宗教危机
三 避免信仰风险
四 宗教的中兴
五 维护和平,消除宗教纠纷和战争
六 建立人类共同的核心价值和道德体系
七 促进社会和谐、公平和正义
八 顺应全球化人类趋同进程
第七章 共同体与中华民族
一 化解信仰危机
二 重建中华道德体系
三 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
四 中华民族的融合力
……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信仰的合理性
宗教信仰,作为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影响最深远的社会现象涵盖了人类活动的几乎所有方面。马克思曾经评论道:“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然而,作为人类文明包罗万象纲领的宗教信仰,其合理性却备受置疑和挑战,以至成为人类社会争议最大、最难以辨明的问题。启蒙运动以来各种类型的思想家对宗教信仰实施了毁灭性的攻击,但宗教信仰至今依然主宰着人类绝大多数成员的精神世界。有神论和无神论历经数百年的激烈争论,至今竟仍然难分高下。那么,宗教信仰是否像一些理论断言的那样,是人类愚昧无知的主观臆造,是早期人类社会的短暂现象呢?神存在吗?人们有理由虔守信仰吗?有关宗教信仰的任何讨论往往以这样的问题拉开序幕。
一 信仰的存在
信仰是人类文明迄今为止无所不在的普遍现象。对于人类早期文明的每一处考古发掘几乎无一例外地包括对该文明的宗教信仰遗迹的发掘,对于每一个民旗的历史记载都毫无例外地大幅涉及该民族的宗教信仰。这不仅反映了信仰无时无处不在,而且显示了宗教信仰在人类各民族中的重要地位。古往今来,没有哪个民族没有宗教信仰,也没有哪个民族一劳永逸地完全消除过宗教信仰。人类迄今的经验证明,哪里有人类,哪里就有宗教信仰。
(责任编辑:铜墙)